近日,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个人信息专业委员会(以下称“专委会”)在杭州正式成立,由个人信息及数据保护产业界同仁共同发起成立,将推动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战略和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,积极传递和宣导相关方针政策,引领相关产业技术进步和平台共建,规范和推动互联网行业发展,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。
专委会首批成员包括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、浙江省数据安全服务公司、华途信息、闪捷信息、长三角大数据研究院、杭州市民卡公司、浙理工法政学院、浙江京衡律所等21家个人信息相关的企事业单位。
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于11月1日正式实施,作为中国首部以个人信息保护为核心内容的法律,将对数据以及相关产业影响深远,个人信息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,是对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实施的积极响应。今后,专委会也将聚焦行业热点拓展跨界交流,不断开拓创新,助推我省个人信息保护水平提升,促进我省数字化改革和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正式告别“大数据杀熟”
据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的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6月,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0.11亿,互联网网站422万个,应用程序数量302万款,个人信息的收集、使用日趋广泛,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利益问题之一。
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法治(长三角)研究基地主任兼首席专家王春晖教授指出,在学习和贯彻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时,建议重点把握以下十大核心要点。
一、“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” 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核心;
二、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匿名化;
三、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域外效力;
四、个人信息处理的核心原则;
五、构建了以“告知-知情-同意”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;
六、敏感个人信息的认定与保护规则;
七、严禁“大数据杀熟”以及为“用户画像”等涉及不当自动化决策;
八、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;
九、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七项权利;
十、重要互联网平台的“守门人”制度。